怎样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在生活中如何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挫折的洗礼,也离不开爱的浇灌。家长们适当地肯定和鼓励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那么问题来了,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呢?针对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一些建议,大家不妨来和小编了解一下详细内容,也许会有收获。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详细内容:
首先,了解孩子的“较近发展区”,给予的人物目标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体系或生活体验,尊重儿童成长规律,螺旋上升,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这种经过努力能实现的任务目标能拥有成就感,又不致于原地踏步。相反,如果人物目标过高,不管孩子多么努力,跳一跳也摘不到桃子,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失去自信,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胆小、沉默,不敢参与体验活动。这种做法就是拔苗助长,结果是禾苗枯死,孩子也一步步走向失败。
其次,恰当地鼓励。一味地赞美“你真聪明!”让孩子陷入认知误区,我成功是因为我聪明;我失败则是我太笨了。成功与天知有关,与努力无关。聪明自然成功,不聪明怎么也不会成功。失去努力和勤奋,但事实是“勤能补拙”!是“所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汗水”,所以,在孩子“成功”之际,应该表扬他的努力与坚持,而不一句“你真聪明”的赞美代替鼓励。
第三,陪伴助力成功。孩子的教育不是老师一人的高原之行,也不应是孩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家长的陪伴不仅是亲子情感体验的需要品,也能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获得自信。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需要的物质保障。如果在此过程中,还有“精神领袖”那就更是如虎添翼,而较好的精神领袖就是父母。所以持续地陪伴孩子运动、阅读、操作、尝试,就让孩子多一份体验,大脑就多一份刺激,孩子也就在这样的有效陪伴中开阔眼界,形成格局。
第四,创设展示机会。无论是阳台小种植、制作小手工、孩子写字作文,孩子阅读、旅行,每阶段都应及时展示,让孩子的努力得到肯定,孩子再出发时就会带着笑容,带着信心。爱迪生的小凳子虽然做得不如人意,但却是他做的那么多小凳中较好的一个,所以他的努力也展现无遗,这就成了他取得成功的的宝贵经历。
第五,放弃主义思想,有放大镜寻找孩子闪光点,让孩子自己做。每一个人的基础不同、个性不同,只要认真参与,尽了努力,都应得到鼓励。所以不要嫌弃孩子自己吃饭弄脏了罩衣,不要看不起孩子的涂鸦作品,不要因没洗干净袜子就代替他不让孩子自己动手,更不要为了在班级展示中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把孩子第一次做叶贴画,当成了自己的手工课,从设计到树叶采集,到粘贴装饰,孩子就是一个观众。“不要动”的命令,培养的只有孩子对你的依赖。所以孩子会依赖你喂饭,依赖你收拾书包,依赖你辅导作业,依赖你完成作文。这样的经历是你的经历,你的体验,你的操作,也应该是你的成就感到,离开你,孩子什么也不会,哪来自信和成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育人的灵魂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了解孩子,鼓励孩子,陪伴孩子,展示孩子,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努力取得一个个小成绩,获得成就感,自信满满地向获得成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