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是很多孩子在学习语文时候的短板,这不仅仅是孩子们的难点,也是老师和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的难点。一篇文章,该如何读懂,划分段落,把握文意似乎都是模糊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分享几种关于理解文章大意的一些阅读方法,供同学们呢进行参考。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详细内容,快来了解一下吧!更多资讯,关注四川伊顿教育网。
一、整体阅读,概括中心。
一篇文章中的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学会整体阅读。每读完一篇文章,都想想作者创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让我们学到什么?或者想让我们借鉴什么?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认为很难的主旨。知道了答案,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中心。中心的概括,我们可以参考事件的概括方法。但是我们要把握住主要人物,那怎样来把握主人公呢?那我们就要看本文通过谁来教育我们,那么这个人就是主人公。
二、通过人物的品质来理解文章。
在记叙文中,作者一般借助人物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透视文章的主人公,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主人公的品质倾向就代表着作者的倾向。所以理解主人公的性格品质,也能让我们理解主旨。而人物的性格品质如何把握呢?从人物描写方法上去分析。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人物描写方法都是为了塑造人物服务的,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心情心理服务的,通过人物描写方法就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品质,就可以把握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例如“前边的货车司机,手紧紧握着方向盘,还时不时拍两下方向盘,他上半身抬起呈半蹲状态,脖子向前伸着,青筋凸起,眺望着远方长长的车辆队伍……”这句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通过他的动作与神态就可以体会出他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司机。所以抓人物描写方法,就能抓住人物品质。
三、从主线上去理顺文意。
一篇文章的线索把记叙文中的事件贯穿在一起,使看似散乱的事件,紧紧连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对于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脉络清晰的把握本文。至于线索,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呢?我们可以看下图中的归纳。另外,我要强调一下写作顺序。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我们需要要熟知这几种记叙顺序作用。例如“倒叙”可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插叙”则使文章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完整,更严谨,使人物更鲜明突出。“补叙”则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写作顺序可以帮助我们理顺清楚文章的脉络,让我们读完后,知道作者写了什么。
四、从题目上理解文意。
人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窥视到心灵。题目含义如何理解呢?(1)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其表层含义。(2)我们也可以联系主旨来理解题目,也就是其深意。(3)从理解文章标题使用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和隐含的情感来理解题目的含义。(4)从分析文章背景、线索等分析文意。
五、从句子和段落着手去理解文意。
文章是由段落组成,段落又由句子组成。所以,段意的概括是我们理解文意的途径。我们也可以用概括事件的方法来概括段意:人+事+结果。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的把握住了本段所写内容。另外,我们对句子和段落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它的作用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具体怎样分析其作用呢?我们可以依照下图的提示去做。
六、通过环境描写的烘托来理解文意。
文章中常常出现环境描写,有人认为这些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如果我们这样认为,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可以烘托某种氛围。可以说通过环境就可以了解一些人物心情及品质。环境描写也可以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所以环境,也是给我们的一个提示。
只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主旨,从细节上理解文意,就基本上能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答题也就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