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号称“诗豪”,与白居易是挚友。诗人的一生坎坷不平,波澜起伏,少年时期身居高位,实现凌云志;至中年,遭遇不平遭遇,半生漂泊;晚年重回庙堂,继续自己的仕途。同时诗人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远,因此从小就受到了好的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详细内容,同学们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诗人刘禹锡的生平吧。
十九岁游学在外,刘禹锡就在长安、陕西的士林中获得极高的声誉。贞元六年(790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刘禹锡,三科及第,可谓风头无人能及。很快,刘禹锡被授为太子校书,开启了自己无比绚烂的政治生涯。很快,有着远大政治理想的刘禹锡凭借自己杰出的才能,被以王叔文为的永贞革新集团所青睐和器重,屡遭升迁,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革新运动之中。此时的唐顺宗对刘禹锡也是颇为器重和赏识,刘禹锡一度进入中枢机构,甚至参与了财政的管理。
可惜天不遂人愿,力图消除藩镇和官宦势力的永贞革新运动,受到了旧势力的迅速反击。唐顺宗卧病在床,太子登基,永贞革新运动的失败,宣告着刘禹锡政治生涯的无情告终。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八人贬为远州司马,即的“八司马事件”。此后,刘禹锡历经宦海沉浮和世事变迁,从除次被贬到宝历二年(826年)奉调回陕西,可谓“身世浮沉雨打萍”,长达二十三年之久。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的那样,“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这风雨飘摇的二十三年里,刘禹锡几度升迁,几度遭贬,在大起大落之中品味了别样的人生。惟一不改的,却是刘禹锡在诗歌中传达出的坚贞不屈和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一如当初他坚定地选择站在了永贞革新这一阵营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是身处逆境却不改初心的澎拜激昂;“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那是对小人得志和新晋权贵的无情嘲讽;“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那是越战越勇、抗争到底的坚贞不屈。
有人说,刘禹锡初始是毁于站错队,后来是败于嘴太欠。纵使再度被启用,刘禹锡也因为上面提到的两首桃花诗,被新贵排挤而多次遭贬。其实,这或许就是刘禹锡的伟大之处,纵使有王叔文提到的“宰相之器”,也难改他骨子里流淌的文人式的傲气与浪漫。得罪权贵如何,不被重用如何,刘禹锡自有一身傲骨,把热切的信仰坚持到生命里较后一个时刻。此去经年,桃花依旧笑春风;再度归来,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选择了这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却也完成了对于自己生命信仰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