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一种用高度概括凝炼的语言,充分抒发人的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休裁。它较显著的特点是语言简炼精当,音律和谐婉转。
诗,又称为诗歌。起源于古人类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后发展成具有音律要求的乐坊诗歌。起初,诗歌不分家。由于有些诗的韵律不符合曲牌的要求,于是,把合乎曲的诗称歌,不合乎曲牌要求的称诗。
押韵,又叫压韵或叶韵。把韵母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称为韵部。把相同(或相临)的字按的要求放到诗歌的某一句的较后一个字称为韵脚,将同(或临)韵母的字放到诗歌不同句子的较后一个字的位置叫押韵。韵押得恰当的诗歌读(或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顿挫悠扬的音律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易于记忆和流传。
古体诗对押韵的要求没有严格的要求,相对宽松。人们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押韵的诗更易于朗诵(或吟唱),易于记忆和流传,因此,押韵便成了写诗不可或缺的一环。后来,有人发出了“无韵不成诗”的感慨。
一首好的诗歌,首先要语言凝炼,通俗易懂,具有高深幽远的意境,富有真切充沛的情感。这些是诗歌的灵魂。如果再把韵抻得恰到好处,那就锦上添花了。因此,写古诗时,人们习惯地有意无意地要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