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地理,一个较基本的原则就是充分利用地图册、地球仪。
地图被称为地理知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学习中如果能养成“左图右书”的习惯,学会读、用各种地图,就能更加直观灵活地掌握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
教育家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在学地理时不妨套用一下这句话,“不看地图不学地理”,因为地理是一门空间概念很强的学科,而地图才是培养空间概念的好帮手,地图册和地球仪在学习地理中起到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也就是说在学地理的时候,要抓住时机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并形成习惯,才能更好地将地图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总结出地理规律。较终,要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将文字和地图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出发达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知识时,如果一味死记硬背,也许记忆力好的学生能一字不差地将课本上的内容背下来,但如果他们在考试中遇到填图的问题,或者需要根据地图来回答相关的地理问题时,脑子里没有那张相关的地图,对知识的运用就会变得生疏,无法百分之百地把题目搞定,很多地理位置会变得似是而非不敢确定,相反,那些平时经常看地图的学生则可以解答题目。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这句话是真的,值得重视。
我们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不妨培养一个好习惯,把地图当成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去使用、认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