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的意思是什么呢?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独白 2025-09-25 17:03:31

  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主要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告诫人们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险。那么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呢?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以及成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等等的相关内容,学生们可以参考学习一下,对这个成语有更多的了解。

“居安思危”的意思是什么呢?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一、“居安思危”的意思是什么呢?

  拼音:[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近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备无患、居安虑危、安不忘虞、处安思危、忧盛危明

  反义:亡羊补牢、出其不意、及时行乐、麻痹大意、高枕无忧、刀枪入库

  例句: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二、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居安思危”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晋国、鲁国等十一个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为了表示诚意,给晋国送去了许多珍贵的礼物。

  晋悼公收到礼物后十分高兴,便把一些歌女和乐器赏赐给大臣魏绛,以此来嘉奖他在这次联合行动中的功劳。然而,魏绛并没有欣然接受赏赐,而是婉言谢绝了晋悼公。

  魏绛向晋悼公进言说:“现在国家虽然太平、繁荣,但我们不能忘记潜在的危险。就如同我们这次联合攻打郑国,郑国虽暂时求和,但难保日后不会有其他变故。而且,周边其他国家也都在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可能产生新的纷争。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在太平安定的时候,就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这样做事前有准备,就没有忧患了。”

  晋悼公听了魏绛的这番话,深受触动,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便采纳了他的建议,更加注重国家的治理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危机。

  从此,“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居安思危”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告诫人们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险。

  三、西安秦学伊顿教育的高三全日制课程怎么样?

  西安秦学伊顿补习学校的老师们在教学内容方面,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是为了高考做准备的,所以说老师们会结合历年来的高考真题,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到这些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运用,比如在讲解函数的时候,老师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考真题,引导学生们逐步分析题目中是如何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的。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下一篇:西安秦学伊顿补习学校是小班教学吗?学校环境怎么样?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秦学小Q
咨询我
400-029-6659
背景计算器
课程费用在线咨询
免费报价查询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