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的意思是按照图像寻找良马,喻意为按线索寻找,也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那么,对于它的出处来源,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一起来跟小编来一起仔细了解一下这个四字成语吧!

一、“按图索骥”的意思是什么呢?
拼音:àn tú suǒ jì
解释:索:寻找。骥:良马。“按图索骥”的意思是按照图像寻找良马,喻意为按线索寻找,也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
出处:此成语出自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近义:按图索骏 、胶柱鼓瑟 、刻舟求剑
反义:不落窠臼 、无迹可寻
二、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相传春秋时期的秦国人孙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马的优劣,因此人们称他为“伯乐”。伯乐一生相过无数匹好马。到了晚年,伯乐便将自己相马的经验编撰成书,名为《相马经》。伯乐的儿子非常羡慕父亲相马的本领,也想成为相马专家,但他的才质平庸。于是,他将父亲的《相马经》背得滚瓜烂熟,自认为掌握了相马的本领,便根据《相马经》上的记载去寻找好马。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一只癞蛤蟆。他发现癞蛤蟆和《相马经》上所记载的“千里马额角隆起而丰满,眼睛明亮,四个蹄子大而端正”的特征太相符了,便认为自己真正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于是,他忙将癞蛤蟆抓住,带回了家,并对父亲伯乐说:“我找到了一匹好马,只是蹄子不像。”伯乐听了儿子的话,又看了看他手中的癞蛤蟆,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这马太爱跳了,不好驾驭。”后来,人们就用“按图索骥”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知变通。
三、西安秦学伊顿补习学校怎么样?
西安秦学伊顿补习学校的小班课一直是它的核心特色,很多学生都体验过,也确实从中受益,小班教学最明显的优势是精准教学和互动性强,班里人数控制得少,这保证老师能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情绪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大班一刀切的上课方式。老师有足够时间给每个学生个性化答疑,及时解开他们的疑惑,还能根据班级整体进度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和侧重点。老师关注度高,课堂效率大大提升,特别适合需要针对性强化和思维引导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