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是一个中性词,褒义主要是于形容巧妙应对、智取目标的场景等等,贬词主要是若涉及背叛、欺骗等负面行为,则可能转为贬义,那么,对于这个词的出处你知道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暗度陈仓
拼音 àn dù chén cāng
成语解释 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近义成语
暗送秋波、 移花接木、 明争暗斗、 偷梁换柱、 偷天换日、 偷香窃玉、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明修暗度
反义成语
明目张胆、 明火执仗、 明火执杖
成语故事的来源是什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日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暗渡陈仓”这个成语出自汉初韩信的战术,意思是表面上做一件事吸引对方注意,实际上却在秘密地进行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事。简单来说,就是用计谋迷惑对方,暗中取得成功。
西安秦学伊顿教育高三一对一怎么样?
西安秦学伊顿教育针对高三的一对一辅导课程有专门的教研小组,他们会针对中考的考纲和考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时刻关注陕西的教学变化,打造合适的培训内容,帮同学们把准学习方向,避免走弯路。
在学习教学方面,一对一的辅导老师,会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方案,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跟着老师的节奏,既能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学会梳理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就会全面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在学生学习完新的知识点后会及时的加强巩固练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