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是回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句。那么为什么历代文人对这两句诗赞叹不已呢?其中又有怎样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呢?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关于这句诗的赏析,包括背景、诗人的遭遇等等。希望小编整理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多相关资讯,关注网站较新动态。
诗人创作这首诗之前是中唐顺宗时期监察御史。后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在外做官二十三年。中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应召回京,路过。在这里与好友,同样被贬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相遇。两人相见,心情格外激动。同是天涯沦落人,此时此刻异地相遇,有说不尽的心里话。白居易趁着酒兴,提笔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首诗。诗名中“刘二十八”指的是刘禹锡。刘禹锡在他刘家同宗同辈中排行第二十八。“使君”是对官宦的尊称,刘禹锡曾在朝廷中任监察御史。
白居易在诗中把自己对刘禹锡遭遇的贬谪,表示了同情、不平,“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这二十三年的蹉跎岁月,正像白居易诗中所说“满朝官职独蹉跎”。刘禹锡接到这首诗,心潮彭拜,如是回赠了一首《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诗,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其中两句。
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诗,就是写了一个江上风景:沉浮的船旁边有千帆驶过,病亡的树前头还有万木似春呢!但是,细细品味这两句诗,尤其是结合刘禹锡的跌宕起伏的仕途经历,读者会深深地感觉到,这首两句诗含义很深。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沉舟”“侧畔”和“千帆过”的江上风景,而是写了诗人的人生。“沉舟”指的是自己,说自己曾经是沉浮的船只,在这似人生的大江“侧畔”中颠覆,看看现在,这里依旧有无数的船只从这里经过,时代依然如旧。言外之意,社会上离了谁也照样运转,不要感叹、追悔了。
“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病树”“前头”和“万木春”的江畔景色,而是表达了诗人的处世哲学。“病树”指的是自己,与前一句“沉舟”相对应,在这里是在说自己历经坎坷,现在上岁数了,似一棵生病的树,但是,在这“病树”的“前头”即前方,看到了希望“万木春”,成千上万的树正在生长出春天般的新叶子。这是在说,人活着遇到挫折不能悲观,更不能绝望,要往前看,看到光明,看到前途,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只有路途坎坷的人生,才能有如此深刻的体味,无论是哪方面的。刘禹锡主要是仕途不如人意,自己很委屈。但是,他经得多了,也想得开了,对人为什么活着?有了自己更深刻的见解。之所以见到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后,他立刻回赠了,其目的就是要表白自己,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再后悔了,更何况自己的曾经也不是正确的,因此,要往前看,要顺其自然,该吃吃该喝喝,不要去在乎逝去的时光,要珍惜活着的今天。
现在,刘禹锡这两句诗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无论在仕途、管理、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不可能一帆风顺,很可能由各种原因,其中包括自己的为人处事,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心里憋屈,委屈而心怀不满,自暴自弃,这样做是不足取的。人生在世,应该有种然物外,向前看的生活态度和豁达的胸怀。
总而言之,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是在诉说自己的人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人生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