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堆儿”是什么意思?这是哪里的方法?应该如何使用?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风情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大家有着不同的习俗,也有着不同的俚语和方言;甚至在地形稍微复杂的地方,会出现十里不同乡,一里不同语的现象。今天,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谷堆儿”这个方言演化而来的词语,它属于陕西的地方方言。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详细内容,了解一下它的内涵以及使用方法吧!更多相关资讯,关注四川伊顿教育网。
“谷堆”,读音为gu dui或gu dei,也写作“骨堆”“咕堆”“跍蹲”等
这是陕西方言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词语,其使用频率与陕西方言的“中”几乎一样(gu可能是古汉语的“居”字,《说文解字》“居,蹲也”)。在陕西方言中,还有“骨锥、骨橛、骨居、圪蹴、骨挤”之说,这些说法与“谷堆”的意思一样,都是表示“蹲下”。相对而言,“gudui”的通用区域比较广一些。“谷堆那儿”就是“蹲在那里”的意思。
蹲居习俗
据考证,远古时期,人们缓解劳累的较自然的休息状态就是蹲居和箕踞。蹲居即下肢屈折,以膝向上,臀部向下而不着地;箕踞以臀部坐地,两腿向前伸如箕状。箕踞在周朝就被视为不礼貌的坐法,蹲居比箕踞稍微文明了那么一点点,但总体还是不文明的坐法。但是作为一种较容易实现休息身体的方式,蹲居在周代以后不太强调礼仪的场合中仍然被采用。这种古老的“蹲居”习俗也就在中原地区流行下来了,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当然,蹲居的习惯在其它地区也有保留,陕西十大怪之一就是“老陕脾气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来”,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是讲述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的传奇人生,电视剧播出以后,“娘娘”的“亚洲蹲”迅速火了起来。
陕西人的“蹲”
“圪蹴”(也就是“谷堆”)这几乎已经成了陕西人的标志性放松姿势,这一姿势是深入骨髓的。“陕西农村有个习惯,一到饭时,就好拿着馍,端着‘糊涂’(汤)到饭场圪蹴着,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连说话带喝汤。”(柯岩《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