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教育”?真正的“快乐教育”是什么样的?近些年,传统的教育理念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西方的“快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今天这个理念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是快乐的,什么样的学习减负是真的减负。如果所谓的快乐教育是指无为的话,那就有一些矫枉过正了。下面是一些网友的观点,来看看吧!
1.片面强调快乐的人生并非正确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有社会性,不是自己吃饱喝足就可以快乐了的。当还有人不能吃上饭的时候,有人要把吃饱喝足建立在掠夺别人的情况下时,人就有责任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也维护自己能饭饱衣足。自人类产生阶级以后,古有大同世界的理想,后有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要实现这些理想,人就需要学习帮助别人人、同时也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本领。学习本领就是个艰苦的事,动物都要艰苦学习捕食的本领才能生存,人怎能只强调快乐?特别是连谋生能力都没有的青少年时期,你有什么底气就只讲快乐?又有什么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
如果把不吃苦就当快乐的话,这种快乐并不见得是好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法则。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讲的是美国阿拉斯加动物园里有个鹿苑,这个鹿苑的鹿常被狼吃掉,人们就捕杀了大批的狼,但之后发现鹿死得更多了,原来因为之前有狼的追逐,鹿经常要奔跑,因而体格健壮,生命力强,后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体质下降,反而死的更多了。这个道理,也一样适用于人类,尤其是青少年,所以也有“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之说。青少年时代吃些苦能更认识社会,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2.“快乐教育”的不是不吃苦,而是“乐在其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知道要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这是学习的三种境界,也是教育的三种境界。心理学认为,人做一件事,只有处于心情愉悦时,其主观能动性才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事情才会做好,事情做好才会快乐,快乐又促成更大限度地挖掘出潜能,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快乐教育、快乐学习的本质和含义。
3.怎样才能达成“快乐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有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不是让孩子适应社会,而是尊重个性,摆脱被社会奴役。在人才观方面,社会要树立正确理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考生,有创新精神就是人才。在教育对象上,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充满爱心;在教育方法上,因才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能做到这些,就能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快乐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学习,这才是快乐教育的真义所在。
快乐教育,不能让孩子只知道快乐,而大人们忘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