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成长到某个阶段,他们会渴望自己的意见被尊重,希望能够被家长和认可。但是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意见不一致,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而在大人们的眼里,孩子则是叛逆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化解呢?四川秦学网小编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希望对于各位家长有的参考。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四川秦学网。
尊重自己孩子的不同
对于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让家长感到焦虑和愤怒这个事实,笔者也感到地理解,毕竟见过的世界不同,经历的世事不同,他们对很多事的角度和结论就与我们不同,无法切身体会大人的感受。然而,谁不曾当过孩子呢?在父母和孩子的较量当中,较终不都是孩子胜出吗?如果你爱孩子,会认真倾听孩子,与孩子建立沟通,达成一致。
一个高三的孩子,如果不是蓄积已久的爆发,在高三才表现出所谓“叛逆”,是让人难以信服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一直是个乖孩子,只是他一直试图表现为一个乖孩子而已。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也有无二的一些个性。也许他曾经为了让外界满意,把自己的个性小心地藏起来,以为忍让和顺从能够换来理解和爱,结果也许并不如他所料,过多的压抑和委屈,让他的愤怒达到极致,较后终于喷薄而出。
作为家长,要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他的个性,尊重他和别的孩子并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包括他独有的优势,也包含他独具的缺点。他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因为独立,所以无法和别人整齐划一,因为完整,也就无法按照你的要求来改变自己。不要总想命令他,控制他,指责他,判断他,既然你不喜欢被这样对待,一个接近成人的高三孩子,更不会喜欢。他会反抗。
爱和自由,才是教育的主旋律
孙瑞雪老师写有的《爱和自由》,她在书里写道:“每个孩子都是无二的,我们总希望他和别人一样,于是,平庸就产生了。”而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使错了劲,用错了力,较后成功造就了平庸。蒙台梭利认为: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源于人生而拥有“精神胚胎”!孩子虽然是你的孩子,却又不是你的孩子,他在身份上属于你,在灵魂上只属于他自己。能够给予孩子爱,让他在爱里自由地成长,放下操纵和控制的心情,换上欣赏和支持的心态,每个从小不曾变坏的孩子,也基本不会在18岁误入歧途。
信任他,倾听他,用爱温暖他。叛逆就是在呼唤爱,别让孩子总在等待。
不小心说了许多,作为从小时常被评为“脾气怪”的孩子,笔者认为自己从来都是自成一体,一点都不怪。大人们不理解时,会说你怪;控制不了时,会说你怪;奇怪的是,他们从来不去了解你为何怪,只惯于给你下定义,似乎下了定义,这件事就完整了似的。那些不怪的孩子,的确更加惹人爱。可是长大以后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也没什么奇怪,千篇一律,没有太多色彩。这样的人生,又有多少值得期待?打个问号。
至亲之人,互相理解竟然那么难,其实就是固执在作祟,控制欲存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尤其在亲子关系中,解除控制就能打开大部分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