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是要人们及时行乐吗?这是不是消极处世的态度?李白,生在大唐盛世,亲眼见证了大唐的繁华。因此少年离家,在外出游,每每在秀丽的大好河山面前,毫不吝啬自己的笔墨,留下诗篇。因此,也有人说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于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更多古诗词赏析,关注四川伊顿教育网。
《将进酒》里的这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自然也不是劝人及时行乐、暗示人们要酒池肉林的悲观主义论调。恰恰相反,这应该是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写照。理解这句诗的真正内涵,不仅要联系上下诗文,而且要懂得李白的酒精精神。
李白的诗文,离不开月,“月”增其浪漫与飘逸;也离不开酒,“酒”增其激昂与豪放。对于李白来说,得意时纵酒,失意时也纵酒。即使是月下小酌,也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不用说他曾高呼“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酒对于李白来说,是精神愉悦的兴奋剂,是摈除烦恼的忘忧草,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斗酒诗百篇”,醉酒之下的李白,自由而奔放,浪漫而飘逸,洒脱而大气。不管身处何种逆境,对于李白来说,没有杯中酒所解决不了的事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已。
就这首《将进酒》而言,李白之所以高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豪壮之语,那是因为诗人开篇就提出了人生易逝的生命悲剧,岁月犹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命就似高堂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这般无常,生命如此脆弱,这样的悲剧,是生命本质的必然。所以,这位“谪仙人”要在豪饮醉酒之中,与君同销万古愁。这样的豪饮放纵,不是悲观厌世,反而是一种豪放与旷达。李白正是直面这种生命的悲剧,笑傲这短暂人生。这就像尼采所言,“在酒神艺术的沉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增强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苦痛,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美化和欢愉”。李白在酒中脱,笑傲人生,藐视权贵,只追求自己精神的宽广与自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这一悲剧性的对抗,也是为了抒发自己“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不平之气的呐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杯中酒浇心中之块垒。纵使豪饮,也要做这“酒中仙”,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的纵酒歌唱,是在清醒意识到生命悲剧性之后仍能坚信自我的昂扬向上,是纵使消愁也要将王权富贵藐视的旷达豪放。他并不提倡酒池肉林的醉生梦死,他只坚信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豪迈与恣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写下这句诗的李白,当时已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长达八年之久。漫漫长夜里,李白并未忘记自己的胸怀抱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能写下如此豪迈之语的人,怎么会暗示人们要在酒池肉林之中沉醉不醒呢?
这样的豪迈,反而是一种永葆青春与活力的精神写照,是作为诗人所需要要有的精神态度,“在他们的生命中就需要要有一种朝气和春意,有一种常驻的醉意”。李白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