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备战高考的步伐开始加快。很多考生由于压力过大,产生焦虑,从而影响日常的复习状态。结果就是上课没有办法认真听讲,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下课又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进行自我补习。小编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下面是一些案例以及相应分析和对策,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案例一
近一个月来,小迈连着几科测试都不理想,心情很压抑。明明很努力,效果却不好。眼看着离高考越来越近,小迈不由得焦虑起来,辅导班上要求老师加课时。辅导班进度比学校快,所以学校课堂上她不再听老师讲,而是做辅导班留的作业,但成绩依然糟糕。
案例二
小尹较近状态不错,一直有些波动的成绩近期稳中有升,做题也越来越快。同桌一副“膜拜”的眼神令他很是得意,心情也变得。他决定要提升复习效率,课上听懂了就不听老师讲了,并利用课上时间做难题。
分析
高考复习进行到中后期,有的考生觉得已经能掌控复习进度了,就不愿意再跟随老师的节奏,觉得课堂进度慢,浪费时间,开小差做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作业;有的考生觉得课堂学习扰乱了自己的复习节奏,课上学的可以课后自学,所以常出现课堂忙别的任务、课下忙着完成课上任务的情形;有的考生担心复习时间不够,或觉得晚上学习效率更高,喜欢熬夜复习,导致睡眠不足,白天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活动参与度低,课后花更多时间消化课堂学习内容;有的考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所以干脆放弃课堂学习。这些考生有一个共同点:课堂学习投入不足,自主复习时间不断挤占课堂学习时间,形成课堂学习不重要或无用的错觉,较终导致恶性循环。就像案例中的小迈和小尹一样。
支招
首先,端正心态,调整认知,重视课堂学习。
虽说每名考生的基础不一样,的确有不跟随课堂节奏、成绩依然出色的考生,但这是个别情况。课堂学习始终是考生复习的主战场。如果对课堂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重难点和形成的思维方式没有把握住,那么课后会花更多时间、投入更多精力。考生在课堂上一心二用或多用,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长此以往,更觉得时间不够用,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下滑更快。因此,无论是不喜欢或不适应某位老师的上课方式,或觉得课堂学习不重要,考生都要调整认识和情绪。对于老师的讲解,已经知道的可进一步巩固或侧重其他方面,不会做的更要认真听。总之,要善于用各种方法和学习策略,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思路和步伐,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始终把课堂作为复习的主要阵地。
其次,合理规划,劳逸结合,提率。
复习进行到中后期,考生会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常通过熬夜复习等方式缓解焦虑。但睡眠不足会使白天学习效率低下,对课堂知识掌握不好,又会导致学习动力减弱,疲惫不堪,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考生要养成健康的作息,坚持运动和锻炼,尽可能地增加睡眠时间,增强睡眠质量,把大脑兴奋点调整到白天。课间休息时,考生可通过听音乐、闭目养神、远眺、聊天或运动等方式放松和休息,增加投入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让持久的复习变得不那么疲惫。
再次,制定适合目标,增强学习动机,乐学善学。
合适的目标能激发和增强考生的学习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目标让人倍感压力,产生较强的焦虑感,容易导致疲惫和枯竭感,丧失信心,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目标制定得太低又起不到激励作用,容易使考生自暴自弃,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因此,考生要面对现实,客观制定学习目标,调整学习计划,让学习尽可能愉快而稍有挑战。这样才能增加学习效率,让良好的复习状态变得可持续。
较后,善用资源,积极沟通,保持状态。
复习过程中,老师是较了解考生学习状况的,可以给予考生有力指导和帮助。因此,考生遇到困惑和问题要积极主动地跟老师沟通和请教,尽快解决问题,避免孤军奋战,增加的复习状态。
总而言之,同学们在复习时要上课认真听,这样才能增加复习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