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的诗组《饮酒十二首》其五——《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中的一句,里面描述了诗人在辞官归隐之后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主要的内容是诗人在劳动之余,醉酒微醺之时,傍晚篱边采菊,悠然之中现出南山。国学家王国维先生曾评论这句诗“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全是内容是什么,这句诗又好在哪里吧!更多相关资讯,关注四川伊顿教育网相关栏目。
第一绝:意境绝
意境绝集中体现在三点。
一是淡泊。淡泊什么?首先是淡泊名利,所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其次是淡泊红尘,所以心远地自偏。
二是悠闲。悠闲什么?首先是悠闲地采菊。其次是悠闲的南山。再次是悠然地看见。一付漫不经心的模样,一付悠然自得的心情,一幅恬静优美的画面,悠闲舒适的意境,飘然纸上。
三是忘我。我是谁?我是南山!南山是谁?南山是我!南山的脱俗、宁静、然,不就是诗人内心的外化?
因此,诗句描写的意境,前无古人。此是第一绝。
第二绝:用字用词绝
首先是“见”字用得绝。唯有“见”字才能写出偶然之意,唯有“见”字才能体现悠然之心,唯有“见”字才能表现忘我之境。如果用“望”字,则大煞风景。因“望”字的主观意识太浓。其次是“菊花”、“南山”、“悠然”等词的组合运用绝。“菊花”高雅,“南山”脱俗,“悠然”恬静,共同构成了一幅然物外的优美画面,少一词,则功力尽失矣!
第三绝:审美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很好地体现了诗歌创作中的“无我之境”的文学审美观。什么是无我?所谓无我,就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此种境界中,读者感受不到主体的存在,或者参与,似乎只是为描写而描写,物我相通,化人物中,而较终达到的是物我相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因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这两句话诗的审美意境推崇备至,认为达到了“无我”之境的审美巅峰。此是第三绝。
总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诗,在意境塑造、用字用词及文学审美上,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