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有一篇文章中小编已经和大家分享过关于《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的基本情况,相信同学们对于这部作品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今天,小编着重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本书中主要向我们揭示的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具体内容。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四川秦学网相关栏目。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大家维克多·雨果的一篇的长篇小说。小说中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而面目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却是真正的心地善良,为了救下自己心爱的女郎奋不顾身。
有人说,《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的确如此,不过如果说对现在有什么借鉴意义,那应该是对人性的思考。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貌取人,假设我们面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衣冠楚楚的文弱书生,一个是衣衫褴褛的劳动人民,如果说其中有一个人偷了钱,很多人都会以外表来判断,觉得是衣衫褴褛的人。因为他连好的衣服都没有,他才有偷钱的动机。但事实却并不如你所料,也许那个衣冠楚楚的人只是一个乔装打扮的小偷,甚至是惯犯。
一个人的外表和他的内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因为一个人穿的像一个好人,就断定他是个好人。就像《巴黎圣母院》中的菲比斯,外表英俊潇洒,看似无限美好,深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实际却是一个风流成性、口蜜腹剑、无情无义之人,他的灵魂虚伪又丑陋,和外表截然不同。
卡西莫多和他则是鲜明的对比。他相貌丑陋不堪,畸形到让人不能直视。但他却真诚善良,对困境中的爱斯梅拉达奋不顾身相救,却不涂回报,他的存在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一股清流,更是一股暖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