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何理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20-11-25 10:31:57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何理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李清照所写,原词牌名作《渔家傲》。当时金兵南侵,宋兵连连败退,朝廷一路难退,直到建炎四年,宋高宗回到绍兴府、临安府等地,定都临安。这首《渔家傲》正是在这段时间所作,通过对南渡路上的大海、船只以及天地、诗词和自我之间的联系,展现了大气磅礴的豪迈之情。接下来同学们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原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释义及赏析

  后世之人称《渔家傲》为李清照毕生一首豪放词。《渔家傲》是李清照笔下的一首梦境词。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摆脱了以往所作的闺怨之词幽怨、哀婉的基调,通过贯穿全词的大气意象,将整首词豪迈的气魄推向极致。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在上片开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连运用了“天空”、“云雾”、“银河”、“船只”等意象构筑了一个宏大的天地情境。同时,作者运用“接”、“连”、“转”等一系列动词,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营造了一个海上视角。在这个视角之下,天空、翻滚的云海和晨雾融合在了一起。天上的银河正呈翻转之势,大风忽起,海上无数的舟船迎风前进,形成了“星河欲转千帆舞”的壮丽场面。作者虽然描写的是梦境,但是梦境之景却又与生活所见紧密相关。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在这虚虚实实的梦境之中,作者幻想自己的灵魂回到了天庭,而天帝殷切地问她将要去往何处。当然,在现实中,宋高宗一路只顾自己南逃,偏安一隅,无数黎明百姓,包括李清照在内,都在这风雨飘摇的国度内受尽了身世飘零之苦。李清照十分渴望统治者能够更加关心民间疾苦,因此,她将这一美好的理想寄托在词作之中。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继上片的描景之句,作者在下片抒发了自己的现实情感。作者衔接了上句天帝的问话,在下片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报”字和“问”字相互呼应,让词的上下两片一脉相承。作者回答道,我报答上帝的道路长远,现在已近迟暮之年却仍未抵达。纵然我学诗,写出了惊人的句子,那又有什么用呢?词人通过这样的叹息表达出了自己有才而无处施展,生平遭际不幸的苦闷。怀才不遇自古以来是不少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清照作为一介女流,自然也难逃这样的宿命。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末句中,作者用一声感叹,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极致。联想到自己半生颠沛流离的悲苦,词人不禁感慨,九万里长空的大鹏正在展翅翱翔,风啊!你千万不要停下,快快将载我的这一叶轻舟送往传说中的仙山。在这里,词人羡慕的对象是无拘无束,遨游于天地的大鹏,她梦想的地方是蓬莱、方丈、赢洲这样的仙山。这样的幻想也反衬出了乱世之下人民命运不能自主的悲苦。词人在梦境中幻想出了一个慈祥的天帝,一个美妙而与世无争的居所,由此也反映了词人渴望统治者去关怀社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为何《渔家傲》在宋词中的地位极高?

  关于李清照的这首《渔家傲》,后人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在宋词中罕见。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构筑如此恢弘的气势则与词人的创作手法、全词表达的情感高度不可分割。我们在上文分析过,首先,这首词的意象之宏大,很多宋词都无可比拟。词人笔下的天地、云雾、海上之舟、大鹏、仙山等意象都极为辽阔自由,赋予全词豪情万丈的慷慨。

  其次,作者虚拟了一段和上帝之间的问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与此同时,在这浪漫的回答与梦幻的仙境之中,词人借之反映了人间存在战争屠戮、怀才不遇以及孤独寂寞等各种不幸的现实苦难,由景入情,站在上帝视角表达了对世间百姓的同情。当然,在作者的想象中,上帝是仁厚的,仙山是可以抵达的。因此,这种同情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正面的。

  在宋词之中,这种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梦境诗十分罕见。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清照作为一个婉约派词人,并没有局限于自己原来的作品风格,而能结合主观想象与客观现实,从闺阁走向社会,从婉约走向豪放,赋予作品更多现实意义。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古诗词鉴赏
上一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什么意思?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 下一篇:高三数学基础差,怎样有效增强?西安伊顿教育的高三数学一对一补习怎么样?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