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阅读课本有效地学习新知识?课本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多重要?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19-04-10 17:19:19

  在上学期间,相信同学们接触较多的就是各门科目的课本了。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课本是学习知识的较重要的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课本是了解孩子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对于老师来说,课本则是授业解惑较重要的教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阅读课本有效地学习新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的一些看法,供参考:

如何通过阅读课本有效地学习新知识?课本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多重要?

  教材前面有篇短文《致同学》,有的教材叫“前言”,它是编者对整本书编辑宗旨,教学内容,学习重点进行的阐释,也有对学习方法的建议。这则短文写得文采斐然,极富诱惑力和感染力,作为一篇演讲稿范文也是当之无愧的。

  然后就是目录。粗心的同学或者老师总会跳过去不看。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认真研读目录,花的时间绝不应低于30分钟时间。

  常言说,“题宽目明文半成”。“题”即是我们面部额头的部位,“目”,即是我们的眼睛,一个人是否有精气神全在眉眼之间,同样一篇文章的精华也凝聚在题目上,面对题目,我们进行揣想,这虽然会伤脑筋,却能给阅读带来无尽的享受。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参与创造的,读者面对题目去揣想,这本身就是一各积极的参与方式,它有利于调动我们生活经验,增强我们的情感体验。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就有读目录法。他拿到一本书先不急于翻开内容去阅读,而是先揣摩题目,然后根据题目去揣想,如果自己作该怎么作。他的这种目录读书法总让他收益良多,也能提升对书本内容的鉴赏力。

  读目录法,可以增强我们学习效率,可以“重点知识反复学”,可以吸取精华,唯我所用,实在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法。

  目录之后就是一个单元的安排了。单元编排虽然各种课本体例不同,但总有一个标准,或者按文体,或者按内容,或者情感,先了解,才可以制定学习的策略和学习的重点。

  比如这本教材,它的第一版块是《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它是按照时间顺序编辑的。选取了初唐几位杰出诗人,每个作者辑录了一首诗歌,编成一个单元。苏教版教材可取之处之一就是对于版块的阐释。它具有“文学史”的作用,我们通过阅读这则阐释的短文,大体可以了解诗人的风格,文学史的地位,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技巧和时代背景,对于深入理解正文的内容有着直接的作用。

  然后就是正文。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或者说是考试的根据地。因为是诗歌,所以需要看清字形便于默写,因为要赏析,所以要理解诗意。

  每一首诗歌下面都有“注释”。它帮助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些补充的注释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比如说杜审言《早春游望》这首诗,有一条注释援引《诗经》里的句子:“维叶萋萋,黄鸟于飞”。如果我们对这诗句感兴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百度,查找整首诗歌,了解它的意义,丰富的自己的知识。

  作为学生,我们知识储备有限,人生经验短缺,社会阅历浮浅,阅读诗歌还是有困难,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个阅读提示“品读与探讨”栏目。

  这个栏目其实是语文教材把新课程标细化、具体化,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那是再好不过的帮助。这个栏目我们要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它是我们阅读语文、解答问题应对考试的园地。

  举例:

  比如第4题:“《春夜别友人》是一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景色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明确一般离别的手法特征和情感内容,它一般都通过“时空转换”来表达对朋友的“离情别意”的。

  时间的绵延,说明友情深厚不愿离别,空间的转换说明别后的挂念,这种离情别意中就包含着一种朋友之间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几乎送别诗表达技巧和表达情感大体如此,如果在今后学习过程中遇到有差异的诗歌,又丰富了我们对离别诗的鉴赏,以故知新,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在每一单元的较后,教材还有一个板块叫“积累和运用”,它规定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和重点,要求学生强化训练,形成能力。“应用”即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布置新了课外探究学习内容,这对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是十分有作用的。

  这就是苏教版教材简单的介绍,针对每一栏目的要求,我们认真揣摩,深入思考,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定会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从而喜欢上语文。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学霸都有哪些学习方法?有哪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下一篇:学生在记忆知识时,有哪些策略可以增强记忆的效率?哪些方法较有效?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