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很多字,读音不认识,或者不了解意思,就会囫囵吞枣,其实这是不好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利用有效的工具去了解清楚读音和意思,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使用时得心应手,不至于闹出笑话。接下来同学们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平仄”的读音以及释义吧,有其他学习上的问题大家也可以联系在线老师获得解答哦。
什么叫“平仄”呢?
“平仄”,古汉语词组,是根据中国人对某个汉字发音时定的调子,也称声律。细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有一种叫“入声”的,但在汉字中较少,也不易分辨。归类:(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入声。“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平仄”什么意思?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规范诗歌创作者在健用汉字时音调规律,特别是对初学写诗者大有脾益的。诗,言志或抒情,阅读起来也需要有的起伏和节奏感,较低限度要求不能抝口。这在程度上得由“平仄”来决定。所以“平仄”,在诗歌里起的作用就是那种人们所感觉到的抑扬顿挫的氛围。诗歌,是需要人们来咏诵的,但要合乎”咏的有韵、诵的有味”之要求。
如何运用“平仄”?
年复一年过春节,“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古时候,人们对对子,贴春联,都有严格要求。不只是需要对仗,而且还必合“平仄”。例如:“海内存知己(仄仄平平仄),天涯若比邻(平平仄仄平)”等。“平仄”相对应于诗词而言是必不可少,也是极其重要的主旋律。无“平仄”,不为诗,因为缺少合律,人们读来泛味、无意境。诗,讲究的就是“平仄”,虽然是铁律但也不死板。比如绝句和律诗等,硬性规定“二、四、六分明”,就是说该几个字需要“平仄”。
“一、三、五不论”,原则上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不能过三个“平”以上的连用,只能连用三个。“仄”之用法,类同于“平”,当然要尽量避免此用法为好。且举古诗词《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