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氓》是什么意思?全诗翻译赏析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20-09-25 17:51:54

  古诗《氓》是什么意思 ?全诗翻译赏析 较早的诗歌体形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曾被孔子夸赞:《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么入选高中课文的这篇《氓》我们应该如何赏析呢?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关于这首诗歌的简单翻译以及赏析,希望对于大家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资讯,关注网站较新动态。

  因而分析《国风·卫风·氓》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意义,需要立足于文本,对其存在的文学性与思想性两大方面等综合理解。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氓》这种经典篇章的解读,也具有了与时俱进的诠释与学习方法。

  首先从《氓》的文学性来看,它作为地方民歌反映婚恋题材的重要代表,能较大限度体现《诗经》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与弃妇形象的有力塑造。通过《氓》这一经典篇章的学习,有利于高中生掌握《诗经·国风》的精华所在,具体如下:

  赋比兴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

  作为《诗经》艺术手法的重要标志,赋比兴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创造手法,对后世的楚辞汉赋与唐诗宋词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国风·卫风·氓》以一个弃妇的口吻,采用赋比兴交替使用的叙事方式,给人以情感的同情与震撼。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虽然在初中语文教材里的《蒹葭》中有所涉猎,但远没有《氓》运用得复杂而又灵活多变。将《氓》编入高中语文教材,能为后续的楚辞汉赋、先秦散文以及唐诗宋词等更为复杂的古文诗词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氓》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采用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描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再到被夫君抛弃的全部过程。正如朱熹所言,“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诗歌的前两章以赋的形式,具体描绘了女子从恋爱到结婚的甜蜜过程。

  《氓》的第三章与第四章,则兼用比兴的方式,生动呈现了女子从婚后甜蜜到被厌弃的整个过程。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则以桑叶起兴,即“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以此来吟咏女子从被爱到被弃的悲哀历程。

  二则把女子从青春貌美到红颜易老的不断憔悴过程,比作桑叶初生时的润泽柔嫩与桑叶飘落时的凋零枯黄。“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其中较经典的比兴,即将女子沉湎于爱情的痴迷与斑鸠贪吃桑葚的陶醉相联系,“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氓》的较后两章,则赋比兴兼而有之。第五章用赋的形式,自叙女子被夫君厌恶后的悲惨遭遇。第六章一方面铺陈叙述女子被弃后对甜蜜往事的回味与当下痛苦的直面,赋也;另一方面则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来比兴自己被弃后的绵绵长恨,比中有兴也。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诗经名篇
上一篇:四川省成都市9月月考较新语文试卷!题目难度怎么样? 下一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全诗内容是什么?经典诗词赏析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