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到底是什么意思?深度评论解析参考
今天,在网络上,一名考生在高考考场上的作文引起热议,网友们纷纷大呼“不明觉厉”。这篇文章当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生僻字和辞藻,同时大段大段人名让我们对作者的阅读能力大大感叹。那么这篇作文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大家又是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的呢?小编整理了作文全文内容以及网友辨析,希望对于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生活在树上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一考生
高考作文什么样?高考作文怎么写?文章《重磅|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评高考作文(一)》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空间的轩然大波。该文所载的一篇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利用每段两个外国人名,每段两个生僻字,每段两个哲学/社会学术语,每段一个长难句的“报菜名”式铺排,博得了阅卷老师的欢心,较终取得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528513
知乎关于该问题的回答,内含原文
看到这里请别误会,笔者可不认为“报菜名”是什么贬义词,也非针对这一考生。同时,笔者也认为该文足以取得。但是,不论阅卷老师、普通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看客,恐怕都明白所谓作文的示范性作用。基于这个原因,笔者认为我们的确有需要“无限上纲”,把这篇文章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与“中学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这样的宏大命题联系起来。
的高考作文,糟糕的说理文章,蹩脚的理由
语文作文应该这样报菜名吗?和许多知乎答主的意见不同,笔者认为无可厚非,甚至是应该。像该文作者这样的报菜名,其范围、层面之广,密度之大,贯彻之彻底,在常见的报菜名作文作文中可称翘楚。能够在短短八百多字的范围内展现如此等第的知识量感,体现自身涉猎的广泛,实在难能可贵,而笔者也相信该文作者平日的阅读积累的确是广泛深入的。说句直白的,如果各位考生能在平时有这种广泛深入的阅读积累,并高考考场上写出这样的文章,取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获得,也算实至名归。
然而如前文所述,和,在高考的大环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涵。给出需要有力的理由,作文也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说得极端一点,今年的作文长什么样,明年大部分考生会尝试写的作文就可能长什么样。
那么阅卷老师给出了什么样的理由呢?是这两句话:
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逻辑严谨,说理到位。
这位陈建新副教授还不忘暗搓搓贬低一下第一位阅卷老师
“文字的老道与晦涩同在”一句,笔者认为恰如其分。然而“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我们得仔细看看。
鉴于文章的文字实在过于老道和晦涩,作为半路出家的人文社科科研工作者的笔者也只能识得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字,认得百分之九十的人名,我们不妨把全文用大白话简单翻译一下(以下每段对应原文中的每一段):
家庭和社会传统的期望似乎已经过时,但在挣脱它们之前,还应该在这种传统期望和追求越性之间再纠结纠结。
追求越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但一味批判传统就不好了。就算理想和现实有落差,这也不能成为我们走极端的理由。就算我们已经有了翔实的理想,也不能自认为真的打好了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追求越性也要凭借社会力量,积累社会经验。
对越性的追求,是被家庭和社会传统形塑的,没了后者我们会失去自我。
对家庭和社会传统的批判要建立在对其的体验之上,否则我们没有资格批判。
所以不妨谨慎一点,别忘了家庭和社会传统的重要性。
所以,在追求越性时也别忘了家庭和社会传统的重要性,还是纠结纠结吧!
所以,这篇作文讲了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把“追求越性的同时还要顾着家庭和社会传统”这个口号,用七种方法,复读了七遍……
请注意,请再次注意,笔者不是在针对作者。原文的文采、语言,都是作文获得的关键,而说理与逻辑也完全称不上是获得的需要条件。只是,把这样一篇作文说成是“逻辑严谨,说理到位”,实在是令人有些啼笑皆非。如果将这篇文章当作一篇说理文章来评断,那它存在的问题其实在低年级(或者包括高年级,笑)人文社科学生中层出不穷:名词的堆砌,大量无效引用的铺排,复读机式的论证,“不说人话”的行文……殊不知,真正的说理文章,乃是要用层层递进的清晰逻辑,平实易懂的语言,辅以恰当的名词使用和引用,经过无数次修改和打磨,才能写就的。
中学语文何时能教人说人话?
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笔者对一篇高考作文的确吹毛求疵了。笔者承认,在高考作文的四十分钟八百字的设定下,能写出一篇这样的文章难能可贵。然而,如文章开头所述,如果这篇作文被给了,那它的示范效应就理应被拿来吹毛求疵地分析。没错,从明年开始,可能很多考生,尤其是省的考生,会顺着这篇作文的指挥棒,写作背课文、报菜名式的“逻辑严谨,说理到位”的文章。这样的示范效应,显然会误导考生对“好作文”乃至“好文章”的评价标准,也会令其养成畸形的写作习惯。
当然,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应当过于夸大这一示范效应本身对学生评价标准和写作习惯的误导。甚至,我们也不应当过于夸大评卷教师蹩脚评分意见的危害。这不是因为这些负面作用本身不够强烈,而是因为,熟悉中学语文和语文高考的人们都知道,这种批判不够根本,真正的批判与反思应当落在对语文教育的反思之上。
经历过高中的大部分读者想必都明白,相比于语言平实、逻辑清晰的说理文章,高考作文对语言华丽、用典频繁、立意“浪漫”、文采斐然的文章具有明显的偏爱。清晰明了地说清楚一件事,似乎永远都是语文考试较不注重的方面。然而,许多高中毕业生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渐渐明白,从职场应用到学术写作,我们真正需要的,正是语言平实、逻辑清晰。
在笔者看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较重要的目的是令人真正熟练地掌握语言工具,得以利用语言工具进行有效的意义传达与沟通,用较通俗的话来说,是教会人“说人话”。然而,当下的语文教育显然无法满足这个看似较为基本的目标:如《生活在树上》这样的文章,短短八百字,一般人没个三五遍精读,是很难明白其主旨的。然而“追求越性的同时还要顾着家庭和社会传统”这一句简单平实的论点,一秒钟就可以让人理解。目前的语文教育,恐怕更倾向于培养说了三遍旁人都听不明白的人才吧。
语文教育为何存在这一问题,又如何改进,自然不是笔者能系统讨论的。但有一个原因似乎值得提到:如今的语文教育,似乎融合了太多原本不属于语言表达与沟通范畴的内容。我们的语文课本和考试要求里,包含了对思想深度的追求,对文化、美学、哲学的知识储备,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理解与看法,如此不一而足。当然,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传递思想的工具,没有思想,如何传播?但至少在考试命题方面,我们能否多提出一些关于语言文字表达和信息传递本身的要求,多给出一些真正利于考生学会说人话的导向?四十分钟八百字的高考作文,显然承担了其无法承担也不该承担的考察任务。如果真的想要利用高考作文体现考生对哲学、思想、社会学的涉猎,彰显考生严谨、系统、学术性的说理与分析,我看倒不如像科举一样,给学生整天的时间,不限字数,要求其创作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我曾经参加过香港人类学家麦高登(Gordon Mathews)的讲座,后者以人类学著作和畅销书《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贫民窟》。在讲座上,有一位听众问道:有学者批评您的书表达的内容过于简单,写作风格过于像事实铺排,您如何回应?老先生的回答是:
如果人类学家不能以大众看得懂的语言写作,我们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
我把这个回答换个说法:如果不能写出令人看得懂的“人话”,我们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