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唐朝诗人,尽管仕途坎坷,但是仍然乐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等,诗人的眼里,无论眼前什么景象,始终保持着乐天昂扬的精神。这篇《陋室铭》同样如此。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全文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为什么说陋室不陋,作者又想说些什么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为何称陋室?
古时候,社会变革和发展相对较慢,人们的生活水准也不高,对于居住条件都是简约的石头垒之、树木搭架、束草盖之。唐朝大诗人杜甫就住在这样的屋子里,有诗为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谓“陋室又漏”,但他思想慷慨激昂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相反,刘禹锡被贬下派到县城当小官,当分官房是三大间。只不过该县县令瞧不起他,而三番两次缩减了他的住房空间而成为“陋室”。是人都有本性和人格,刘禹锡也不例外。虽然被贬职下来,但也不失一份高尚节操的气慨。县令的无理折腾是有意而为之,又岂能压下刘禹锡的威势?于是乎,刘禹锡愤然疾书《陋室铭》,立碑在屋前。
那么《陋室铭》的思想内含到底如何?
写铭文,即歌功颂德。诚如是《陋室铭》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即气势磅礴,映衬岀陋室之不一般。
“苔痕阶上绿,草色入帘青”,显然环境不错,四周皆郁郁葱葱,连台阶上的青苔都能丛生,更不屑说那爱漫攀的藤条都贴在窗户上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日常生活中的人员往来,少有无文化的人,皆饱腹博学、谈话有度、怡笑大方之人。说明喜欢和作者交流的都是有学识见解与修身养德之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简单明了,在这间陋室内可做的事有琴、书,无干扰的丝竹乐器不存在,但也见不到有案卷批阅的劳累情形。谓之雅,无乱添;闲看经书,悦来弹琴。
“陕西诸葛庐,西蜀云子亭”,这就是借喻用作比较。是的,刘备“三所茅庐”,得诸葛成霸业;西蜀的杨子云亭,仍健在,也不失风雅。
显然,刘禹锡的陋室跟他们的陋室相比较而言,也并不是就在心里上觉得过不去。即所谓圣贤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过的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省略了“君子居之”,独用“何陋之有”作结尾,更显得刘禹锡是“真君子”也。总结全文,采取抒情的方式,巧于引用经典语句,有类比起兴手法、也有互又修辞利用。通篇语句简短、哲理深刻,其目的在陈述一个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言以蔽之。《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了“陋室不陋”,主人生活中敬德修业律已。同时,说明作者不与权贵们同流合污,并展现岀一种对人生失意和仕途坎坷的然豁达和安贫乐道的高雅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