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备考时,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问题由于找不到解答途径,较后耽误了考生的备考工作。成都中考的热点问题有哪些?考生和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中考问题?其实中考备考会遇到:中考报名方式不了解、成都市中考加分政策不了解、不知道查询中考录取结果的方式、中考报名范围等问题,今天成都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问题,一起来看看。
1、中考网络应用平台的功能
成都市当年中考考生需要申请注册并登录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完成网上相应操作(包括报名、查询打印中考成绩、志愿填报、录取结果查询等等),了解有关政策、规定、要求和安排。
2、了解中考政策信息的途径
考生可登录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网站(www.cdzk.org)查看中考政策,或在登录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网站(www.cdzk.org)后,进入成都市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查看中考政策。考生也可咨询所在学校,以及县、市两级招办。
3、成都市中考报名时间
每年3月份,一般安排在3月中旬。报名前统一通过媒体发布报名时间,通过学校通知考生和家长。
4、成都市中考报名范围
我市各初中学校2018年复读中考毕业生,以及准备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职业中专、五年制高职(含师范)、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往届毕业生,都需报名。
5、成都市中考报名条件
①报考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考生须能适应高中阶段学习,身体健康。
②报考师范类的考生,还须具备学习师范的素质,志愿从事小学、幼儿、特殊教育事业。
③下列人员限制报名:
a.初中非毕业年级的在校学生不能报名;
b.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籍学生不能报名;
c.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不能报名。
6、成都市中考报名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结束后,各区(市)县现场采集考生电子照片。
7、成都市中考报名地点
a.在我市的考生:
我市普通高中录取实行划区域管理,全市22个区(市)县,共设16个招生区域:除成都天府新区(指纳入中心城区招生范围的区域)、成都高新区(不含成都天府空港国际新城)、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七个区作为一个整体招生区域(以下简称“5+2”区域),其余15个区(市)县各自作为一个招生区域(成都天府空港国际新城在过渡期内纳入简阳市统一管理)。
公办普通高中在本招生区域范围内实行统一招生录取。根据考生、的不同,相关政策见《2018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指南》第一部分第七点《各类考生中考相关政策》,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报名地点,报名地点一经确定、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
报名结束后,考生后期的体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政治历史毕业会考、中考及通知成绩、填报志愿等各项工作均由报名点安排进行。
b.往届生和回地的考生:
①不在成都市、在成都市的考生,若要回成都市,需要由所在学校开具证明,并带簿回所在区(市)县报名。
②在成都市的往届毕业生若要,应凭居民身份证(簿)及学历证明在所在区(市)县招办报名。
③注意事项:回所在区(市)县报考的考生和往届生在报名时须提供生物、地理会考原始成绩及等级(A、B、C、D),同时,还应提供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并由学校所在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签章,计入成绩。
8、成都市中考加分政策
学生和家长可登录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网站(www.cdzk.org)查看我市加分政策及办理流程,也可在登录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网站(www.cdzk.org)后,进入成都市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查看我市加分政策及办理流程。
9、成都市中考时间
我市中考时间是6月13日、14日。
10、成都市中考成绩查询、志愿填报
我市实行全市统一在网上公布成绩、考生在网上统一填报中考志愿的办法。公布成绩的时间预计为7月初,公布成绩后,考生在网上统一分两次填报志愿。
11、成都市中考录取时间、办法
录取工作安排在7月上、中旬,采取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以及政策性加分相结合的办法,按考生的志愿、考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政策性加分等进行录取。
13、查询中考录取结果的方式
“5+2”区域内的考生登录成都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网站(www.cdzk.org)后,进入成都市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查询。
13、外地生报考“5+2”区域普高的条件
成都市“5+2”区域内经省教育厅批准可招收外地学生的学校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凡未在成都市“5+2”区域内参加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的2018届中考毕业学生,均可参加本次网上报名。
考生登录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首次使用中考网络应用服务平台需要先进行注册),进入“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招收外地学生报名”子系统进行报名。
报名的时间、条件、具体办法、招生计划等均可在网上查询。
成都中考的热点问题有哪些?考生和家长应该注意的中考问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四川秦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