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中作者是怎样对待老王的?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遇到问题要善于把握文章大意,找出文中的重要部分,这样会帮助我们对于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于老王性格、环境以及处事和待人接物来表现出他的性格。下面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简单的分析,同学们看完之后对于这篇文章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杨绛先生是一个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一生坎坷,性情坚韧,坚守着内心的柔软和慈悲。《老王》这篇文章杨绛先生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放心”,但是,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老王是一个苦命的人,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孤苦伶仃,打了一辈子光棍。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中。这样穷苦卑微、凄凉艰难的生活,也没让老王失去善良的本性。老王给杨绛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去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整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这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好人。
杨绛一家也对老王表露出极大的善意。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杨绛先生文章的较后一句话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先生很关心老王,也帮了老王很多的忙。但是,她毕竟是一个知识分子,她没能把老王放在与她平等的地位。每次老王帮他们家的忙,她总是送钱给老王。老王虽然穷困,他帮忙也许没想回报,而杨绛先生每次都当场回报,她是心安了,老王的心里不好受。老王在临终前,硬撑着给杨绛先生送香油和鸡蛋,而杨绛先生却塞钱给他。不几天,杨绛先生才知道老王去了。她才醒悟,老王已经病入膏盲,他不需要钱。而自己却拂了老王的好意,不由心里充满了愧疚。
当我们有能力也愿意帮助别人时,不要忘了,把被帮助的人放在与我们同等的位置,这才是帮助,不然便是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