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孩子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些孩子在做题时由于理解能力较差或者学习习惯不好,导致孩子在做题时往往读不完完整题目或完全理解不了题中大意,结果就是作业做错,考试成绩不好。一年级的孩子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因此孩子们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提升理解能力。那么具体有哪些做法呢,小编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和老师参考:
一、指读法
指读法,是指要求孩子读题时用小手指眷题目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免得孩子的精力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此题没读完就看下题的现象。
二、反复读,出声读。
反复读,出声读也是很好的增强学生专注力,培养语感,准确读完题目并整体理解题意的能力。在反复读和出声读的要求下,孩子会更容易发现题目表达的意思是否完整,更容易明确准确的题意。
三、多做题,多见题型,了解类似题型的设题方式上的不同,一眼看出题目要求。
例如,语文考试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说法就有三种:
1、在正确的读音下画“V”号。
2、在正确的读音上画“V”号。很多一年级的小朋友会把“对号”画在正确读音的上面,像戴帽子那样,这是不合乎做题规范的,这是因为孩子做题少,还不能规范做题的原因。
3、在错误的读音上画“\”或用“\”删去不正确的读音。有些同学会因做题不熟练或者没理解题目要求而把正确的读音划去。或者在正确的读音下画“对号”。
如果孩子多做一些题,则是熟能生巧,做题也会越来越理解题意,越来越规范。
四、多读书,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感能力。
一年级学生做题读题不全,跟孩子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有关,而增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只能从多读书上得来。因为书面语言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不同的,只有通过多读书,孩子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才会增强,语感也会增强,读题能力,理解题意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五、请老师帮忙读题。
一年级学生考试时,老师是有义务给孩子读题的,虽然平常考试时,要求老师给学生统一读两遍题,但如果有没听清题意的学生仍然可以举手让老师再给自己读一遍。
但这需要孩子有大胆举手,并准确表达自己要求老师读题要求的能力,有些一年级小朋友遇到题目不会读的地方,会说:“老师这个题怎样做啊?”当然这种问法不会得到老师的帮助,应该教给孩子举手,并说:“老师,请您给我读读这道题。”才对。如果学生能准确表达这层意思,相信孩子在考试中不会因为没读懂题而失分的,特别是数学应用题,老师都有责任给孩子读题。
综合以上几种方法,相信孩子在理解题意上不会再遇到困难,期末考试将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