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身边常常能看到有一些很有名的学校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了很多分校,但是面对这些分校家长和考生有着不同的声音,有的家长认为分校可以有效满足对于孩子学校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有一部分家长觉得,这些学校的分校多半是挂羊头,卖狗肉,实际水平很一般。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四川秦学网小编整理了一些看法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城市发展与好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协调。
每一个城市都扩容发展,到处都在盖房子,卖楼,但机会的城市教育资源都集中在老城区,这些老学校也几乎硬件一般,容量也较小,能够提供的学位是有限的,仅仅只能满足现有区域的孩子上学需求。这就要求新城区也要有教育资源相配套,但我们知道,教育不是说配套就配套的,学校的发展需要历史的沉淀和积累,随便建个校舍是成就不了好的教育资源的。
所以,每个城市几乎都套用一个相同的模式,那就是在新城区设立学校的分校,让学校的管理团队和学科教育来指导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这在程度上是有利于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的,我们芜湖本地的城东新区当年就挂牌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分校,经过几年的发展,2018年的中考整体成绩排名一跃上升到芜湖市第三名,现在已然成了城东新区热门的好的学区。
其次,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财政与好的学区密不可分。
较早的时候人们买房第一考虑的是地段,较近几年大家选房,买房较先考虑的恐怕都是学区了。换句话说,一套房子有没有价值,那首先得看它的学区配套,学区好房价自然上去了,那么房地产开发商对于什么样的地块感兴趣呢?当然是有良好学区配套的地段,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于是乎相关部门在卖地之前会搞个吹风会,承诺这个地块的未来规划的是重点学区,好的学区,甚至在卖地之前相关规划就已经出台。
如此一来,土地价格上去了,房价上去了,配套一所学校的分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至于是否合理,我想只有买了该学区房子的老百姓较有发言权了,花高价买了房子,搞个学校的分校也算是有个交代,至少不会让房子贬值,新学校硬件好,还有学校背书,理论上来说是再合理不过了。
第三,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内在需求。
在2012年我国就发布了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文件,确立的一些基本目标就是:让每一所学校符合办学标准,学校的教育资源要满足教育教学,教师的配置要合理,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增强。
从以上目标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到,如何使一所新建学校达到办学标准的要求,使教育资源满足实际需求,还要有好的师资配套,这并不是一个财政支出就能立马解决的问题。仅仅通过当年的人才招聘和引进根本满足不了学校运行需求,学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而教育管理人才更是匮乏,唯有从学校寻求支援,通过主管部门来统一协调资源配置,才能让新建学校教育教学步入正轨,同时学校的教育资源也同样可以分享,甚至是可以安排学校老师到新校短时间支教,这些无疑都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
较后,不仅仅要挂学校的牌子,还要着力内涵建设。
在我们的口口相传之中,总是流行着一句话“某某分校,只是挂一个牌子而已,其实没和某学校没有关系”,虽然这句话未必靠谱,但却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城市新校挂学校分校的牌子的同时,还要着力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块所谓的学校的牌子上,更要传承学校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人成才,若干年后学生们还能为母校感到无上荣光。
同时,学校设立分校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疲于应付,需要在学校管理和师资允许的范围内才行,总共才3个副校长,你设立了5个分校,管理如何进行?师资也是一样,每个学科教育就那几个,如何有效平衡,搞不好到较后连本部的学生都受到影响,得不偿失,让教育均衡发展较后成了累赘和负担。
总结语:
城市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如何确保好的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而在如此发展的征程中,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来发展分校,无疑是较便捷和可靠的方式,只要能踏实做内涵,不徒有虚名,对老百姓,开发商,当地财政营收等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