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地貌上有什么特征?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是很多登山爱好者会去的名山,同时也是历不少文人墨客为其着墨的文化名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等,都描写了泰山的气势。在2003年,一次意外发现,我们看到了泰山下的地下大裂谷,钟乳石地貌更是让人赞叹不绝。那么大家知道它形成的原因吗?快来一起瞧一瞧吧!
泰山地下大裂谷原来是喀斯特地貌,到处是钟乳石、石笋等,这表明这里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地壳,这与我国广西桂林、阳朔等石灰岩地貌类似,不同的是这种地貌在地下隐藏。
大约在2.5亿年前的古生代,泰山一带曾经是浅海沉积环境,形成了具有海相沉积的石灰岩地层,中生代期间,山东位于环太平洋上,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造山运动,即燕山运动,受其影响,我国南方及山东半岛地区多次发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由花岗岩构成了基岩海岸,同时也形成一些较高的山脉,如泰山、徂徕等,在造山过程中,山前出现断裂带或断层等地质构造。
山东泰山距离太平洋不远,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携带着大量的暖湿气团,受泰山、徂徕等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这些雨水顺山前流淌,沿着地壳断裂带裂隙处下渗,这些石灰岩极容易受大气中的CO2和雨水的化学侵蚀,形成溶洞,进一步侵蚀,经过上亿年的变化,就形成了6000多米长的、壮观的泰山地下大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