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是什么意思?它的出处是哪里?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蕴含了古人对于为人处世,治国等思想理念。古人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句话出自《论语》。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看看稳重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联系吧。看看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又有着什么新的意义。更多相关资讯,关注四川秦学网相关栏目。
【1,字面含义】
“君子”指立志依教学作圣贤的人,“务”的原始义指专为别人而付出的劳动、劳作,“本”指学人自己内在的人性,“立”指证悟、觉悟,“道”指圣人的公行,“生”指效仿、落实、奉行。
辨析:(1)把“本”解释为根本,意思含糊且落空了,没有实义,并显得生硬,与原文前后段意衔接不畅。(2)同理,把“立”解释为确立,意思含糊又空洞,与原文前后段意脱节。(3)把“道”解释为原则、法则,这是借用道家的逻辑,脱离了儒家义理体系,不妥。其实,儒家经典的“道”是描述圣人的专用词,指“为公之行”,而不是“理”的意思。(4)把“生”解释为产生,比较生硬,且含义没有确定性,也落空了。
【2,全句的正解】
应该是“立志做圣贤的人只向内用功,反省自己的人性,而不顾及其余。待彻悟了这个圆满的人性后,就顿时与圣贤齐等,内心自然知道公行的正确做法,并以之济世。”
把这段含义放在原文中,就比较贯通顺畅了,并能发现这段文字是全篇原文的中心,之前和之后的含义都是该段的发挥。
【3,对两句话的思想判别】
因儒家教理都是围绕“本性”宣说的,人的本性是“人性”,所以君子的“本”也是“人性”------这决定了不能将“本”解读为含混的虚义(根本),需要紧扣儒家思想作实义解。看清这一点,即知两句都在谈“人性论”,所以就是谈儒家的世界观。
因原文前后提到的“孝、悌、仁”都是学圣的内容,也是君子的“愿行”,更是圣人的“公行”,这些都统一在“人性”(本)上,所以两句话也在谈儒家的方法论。
【4,两句话在原文中的作用】
通观原文,有子在说落实“孝悌仁”的方法,应该是先反省“人性”,增强觉悟力后,自然就明白自己做的是否符合圣人的标准了,而不必辩论懂得“孝悌仁”的道理后,自己还会不会再去违背它。可见,这两句话也是原文的“文眼”,是有子谈话的逻辑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