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它是由孔子的学生和后人整理的关于孔子和学生在生活中的对话,凸显了儒家思想内蕴的一些理念和特点,也为我们在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提供了很多的名言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其中的一句。四川秦学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这句话的详细内容,看看自己在学习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是有一些偏差呢?
【1,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平等观”】儒家思想的源头是“天性、物性、人性”同为“一性”,故万物同源、世众同体、人与自然同心,彼此天然和永恒的平等,永不分离---这也是较根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先明白儒家立言的这个总根基,就容易理解这句话隐藏的“平等义”,即“己与我、人心与我心、人所求与我所求、他之行与我之行”都是平等的、密不可分的,因此人与人的所思、所为都不该有异,应该趋同。若能省视别人如自己,省视自己如别人,则孝悌、仁爱、忠信、公义自然就能做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也自然能圆满。可见,这句话的引申义是说“不要视己异于别人”,在暗示“平等观”是人人都该具有的,不能忘记。
【2,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利害观”】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公”,纯粹利人、利世、利他,而排斥心行之“私”,认为“人存私,是自害;人存公,是自利;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所以交往时应不争、不求、不凌、不傲、不矜、不媚,不以己高而鄙人,不以己微而卑人。若能宽容一切,谦和万物,则无往而不利,“自利和利人”同时实现,也就自然实现“利人即是利己”的大同理想。可见,这句话的引申义是说“反省自我,避免矛盾”是交往的价值所在,“人本同心,心同此理”的公心价值观是人人都该具有的。
【3,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尊师观”】儒家的教育观是以万物为师,体现在人际间“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与自然间“天地为人师”之中,所以“尊重一切”是开启本性智慧的第一步,教人“尊重一切”是圣教的根本。同理,人与人的交往是始于“内心”,发在“欲求”,表于“言行”。人能相师就“同欲”,才能“同心”;人能相师就“同行”,才能“同益”。反之,彼此对立,心不同,则欲不同;欲不同,则行不同;行不同,则互碍、互争、互害,把相师关系变成相敌关系,较终彼此都痛苦,家国都无安。可见这句话的引申义是“善省自我,不要轻易为人师,而应以人为师”。
【4,强调人际交往中的“智慧观”】如上所言,儒家是把“自己和他人、人与自然”看做一体的、不可分的,当然也就“把自己的智慧看做与别人的智慧是完全相同的”,同理也就推知“人与我”是同心、同欲、同求、同愿、同归的,彼此无法欺瞒。人若自是,必然自欺;人若自高,必然自败;人若自横,必然自孤,为何?人我互镜,心心互照,不能遁形。因此,人与人能“同心”为上智,能“同欲”为中智,能“同求”为下智;能“同愿”为恒智,能“同行”为大智。故实质上,此话里的“不欲”和“勿施”都特指人需要内省自己该有的智慧,而不可能指“与人同流合污、同甘堕落、互容缺陷”。
【5,强调人际交往中的“无我观”】儒家思想的终点是“彻底放弃自我”,把万物看做真正的“自我”,达到“思无邪、行无私”的永恒济世,作与天地一样的圣贤;人人皆如是,则天下大同,人间变成乐土。故这句话的较深义隐藏在对“人与我、不欲、勿施”的理解深度上,若看破“人与我皆同”,则无敌于一切人;看破“不欲是同心”,则无争于一切念;看破“勿施是同行”,则无利于一切事,这不就是“彻底忘记自我、放弃自私、舍尽己求”的较高奉献精神和觉醒吗?
总之,看清“欲”是指人的所思、所求、所念,引申义指“私心之错”;看清“施”是指人的所行、所争、所害,引申义指“为己之过”,顿悟相反的“公、仁、济”之义。在此高度上理解这句话,即知孔圣人的微言大义是“人与人本是平等的,应同心、同愿、同行,而不能产生为己的私心,以之推及、衡量和强求别人接受自己,否则即是不孝、不仁、不智的自欺、自愚和自相矛盾,非圣贤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