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有几层意思?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样的现象?
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21-01-22 14:22:47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于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二》,第一首呈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不易,也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而第二首《悯农》则从侧面展现了当时社会显示的黑暗,当权者对于底层人民的剥削。那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到底有几层意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全文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层:社会及制度不公。

  唐朝晚期土地制度实行的是“租庸调”,即20%的土地可以遗赠下一代,另外80%的土地在人死后归交。这本身设计就存在缺陷,下一代若是人口多了,分户后得到的土地必然会更少。唐朝晚期税收制度又是按统计的人丁数来交纳。人丁少、土地较多,交了税能勉强糊口;相对于后代人丁多的,可想而知必饥不饱腹,遇到天灾人祸必然饿死了。社会不平或制度不公,不仅坑害了农民,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二层:当政和富者不仁。

  唐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程度上说明朝庭失去了控制权力。各地军阀间相互混战、民不聊生,而朝庭平内叛、防外患都需要钱财消耗,必然加重税赋。战争短暂停息后,土地都被官绅和大地主兼,失地农民更多。农民只能当佃户,付租金而耕种,其收获结果被双重剥削掉了。穷人帮富人攒,还说你穷人懒。杜甫有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三层:低层农民的无奈。

  农民耕种了广阔无垠的田地,没想到收获后,除了交税和租金外所剩无几。这就是收获满满的,交出去了就两手空空。有些时候,农民自己都犯糊涂:“这到底是谁吭害的呢?”另外,在当时的社会里,有七成人是不交税的,交税的仅占三成,且都是农民。有的土地的农民稍微好点,那些失地农民就更惨了。

  看一看《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钱愿天寒。”

  听一听《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总之,“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既是对农民阶层生存状况的同情,又是针对社会制度残缺不全的辛辣讽刺。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古诗词鉴赏
上一篇:孩子的寒假如何安排?建议宝爸宝妈收藏 下一篇: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提前学习下学期的知识吗?一年级家长怎样辅导孩子?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