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渔火对愁眠”应该如何理解?张枫《枫桥夜泊》赏析
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19-06-18 17:30:03

  月亮是历代文人偏爱且较为常用的一个文学意象,无论是表达思念,还是壮志难酬,亦或是异乡旅思,都离不开月。例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苏轼的“千里共婵娟”,以及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那么张枫的《枫桥夜泊》独特在哪里呢?“江枫渔火对愁眠”又应该如何理解呢?四川秦学网小编今天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江枫渔火对愁眠”应该如何理解?张枫《枫桥夜泊》赏析

  夜泊枫桥,然后他“对愁眠”。这个“对”字,很好理解,就是“对着”、“向着”。曹孟德“对酒当歌”,李太白“对影成三人”,韦应物“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这些“对”,也是此义。这样看来,“江枫渔火对愁眠”,即是诗人对着江枫渔火、愁绪满怀而难以成眠的意思。但是,实在说,这样就把张继的诗看的太扁了。

  张继此诗,“对愁眠”是主旨,他“愁眠”所“对”的,岂止是“江枫渔火”而已!“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的意象,都是他所“对”才对呀!

  从月落、乌啼、霜满天到江枫、渔火,是由远及近,是实景眼见。再从江枫、渔火到城外钟声,是由近及远,是虚声耳闻。可以看出,“对愁眠”三字是全诗承上启下的关键,这三字是统领全诗的。这样,此诗便把远近、虚实、耳目相互交触,气象浑成。古人论诗,较重浑成。如果死在句下,仅把“对愁眠”板执的只放在那一句中来理解,未免割裂诗意,一地鸡毛,对不起张继。

  张继此诗,意象的使用相当高明。诗人落拓江湖,本也生愁,对着那些意象,则更加愁而难眠。月落,天地陷入黑暗之中。乌啼,传来一阵凄厉的哀号。霜满天,寒意袭来,不仅冷身,而且寒心。(霜满天的景象,我曾经领略过:千缕寒气飞作雨,整天冷霜下如潮。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江边的枫叶开始凋零,江上的几点渔火若暗若明,夜已深,寒山寺的钟声隐隐传来,诗人辗转反侧,四顾茫然,怎一个愁字了得!

  张继这首《枫桥夜泊》写“对愁眠”,成功营造出了孤寂落寞的忧愁氛围,但诗中却有两种声音出现:乌啼、钟声。寒鸦噪,不灭寂而反增寂。寒钟鸣,不破愁而反添愁。现代心理学所谓“同时反衬”,诗人早有会心矣!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枫桥夜泊
上一篇:夜郎自大的出处是什么?历的夜郎国为什么消亡? 下一篇:儿子一年级下学期成绩下滑怎么办?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建立学习习惯?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