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中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19-04-25 15:27:24

  中国的历,留下了很多的绘制人口,感人的诗词和文章。不论是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出师表》,或是陈密声泪俱下的《陈情表》都将古人心中的赤子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也是一篇字字泣血的文章。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这篇文章应该如何欣赏吧。需要注意的是,本篇文章中主要运用的抒情方法,希望对于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如何赏析《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是缘事抒情。第二段先叙“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的经历,表现兄嫂对我恩重如山,叔侄两人情同手足,为下文抒情张本。在叙述身世之苦、家世之悲的基础上,又以白描的手法加以点染,长嫂的一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直接引发作者的无限凄恻和伤悲。第三段先写作者和侄儿韩老成的两次分离相遇,再写两次欲聚还离,而第三次虽欲相聚竟成永诀,在叙述中已含有人生难料、际遇坎坷的况味,然后以“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抒发痛惜悲悼的情感,就毫无挂碍,顺理成章。除第五段、第十一段外,其他各段均采用了这种写法。缘事抒情,使抒情有所依傍,显得水到渠成,不感突兀和矫情。

  二是对比抒情。第四段写长者病者而保全、少者强者而夭殁,在对比中表现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无限痛惜之情。

  三是假设抒情。在第五段中,作者不敢相信侄儿已死的事实,先以“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设疑,再从正反两个方面假设推定,较后得出“其信然矣!”的结论,营造了一种如梦如幻、惝恍迷离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因侄儿之死而失魂落魄、心智恍惚的情状,将亡侄至痛抒发得婉曲有致,一波三折,读来有回肠荡气之感。

  四是连用语气词抒情。也是在第五段中,作者先用三个“邪”字,表疑问语气,表现作者对侄儿的死将信将疑希望侄儿还活在人世的心理;又用四个“也”字,表示假定、确定的语气,表现对侄儿的死难以置信又只能相信的悲怆伤痛之情;又用三个“乎”字,表反问语气,是对天道不公的质问;较后用五个“矣”字表示对事实的认定,表现作者对侄儿去世的悲哀、痛惜、无奈的情感。

  五是采用排比、对偶、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段抒情。第十一段先以排比句式“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检讨自己的过失,抒发了愧疚和自责之情,并为下面的深刻检讨作铺垫。又采用“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等对偶句,表现叔侄情深不能须臾分离的期盼和叔侄异地生死相隔的惨淡现实,抒发了无限伤悲和内疚。又引用“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更将情绪的波澜推向高潮,将痛苦的情感抒发得感天动地,令人动容。

  六是用呼告手法或曰第二人称抒情。文章通篇以生者和死者对话的方式写出,表现作者对亡侄的不舍、痛惜、悲悼,欲追随侄儿于地下,以及自责、抱愧、内疚等复杂情感。第二人称的运用,开通了主客对话的高速铁路,使情感抒发更其平滑、便捷。

  七是高频率采用疑问句(含设问、反问)和感叹句抒发强烈真挚的情感。

  八是高频率采用叹词抒情。文章采用了六个“呜呼”和三个“呜呼哀哉”抒发了无限哀痛伤心的情意。

  总之,本文堪称书写至情至性的妙文,作者破骈为散,自然为文,全无雕凿之痕,然而语极工巧,技法兼备,正所谓情到深处文自工,文成自然法自备。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沁园春·长沙》的读后感怎么写?1500字读后感分享! 下一篇:辛弃疾的“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如何理解?是什么意思?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