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蕴含了古代先贤怎样的思想哲理?“上善若水”全文内容是什么?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19-01-02 16:49:43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上善若水”,在各种影视剧中也能常常看见它的身影,但是同学们真的理解它的意思吗?在我国古代,《道德经》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有很多富含哲理思辨的文章和名言警句,“上善若水”就是其中一句。在原文中比喻“道”之一词。为了帮助各位同学们对于“上善若水”有更多的一些了解,四川秦学网帮助大家整理了一些意思,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上善若水”蕴含了古代先贤怎样的思想哲理?“上善若水”全文内容是什么?

  “上善若水”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道”的绝妙性所用的比喻和赞叹语!古籍中对此话常有10种解释,简介如下,供参考。

  1、从“道”的自在性角度解读为“顺应万物”,即因“无形”而恒通一切。

  2、从“道”的至高性角度解读为“生发万物”,即因“总源”而繁衍一切。

  3、从“道”的性角度解读为“制衡万物”,即因“无上”而规范一切。

  4、从“道”的含容性角度解读为“包容万物”,即因“无限”而承载一切。

  5、从“道”的普益性角度解读为“哺育万物”,即因“纯善”而利于一切。

  6、从“道”的永恒性角度解读为“越万物”,即因“无变”而久于一切。

  7、从“道”的共生性角度解读为“伴随万物”,即因“同源”而同生一切。

  8、从“道”的中庸性角度解读为“调和万物”,即因“中性”而化解一切。

  9、从“道”的遍在性角度解读为“不离万物”,即因“共存”而化身一切。

  10、从“道”的圆满性角度解读为“和谐万物”,即因“”而顺遂一切。

  对该话较常见的误解是三个:(1)“上善”是“道”的别名,而“道”无形无义,故“上善”也无形且没有实义,不能将之具体化理解。凡把“上善”解释为“善心、善行、善愿”等的实义,都不合老子的本意。(2)“水”是对“道”的比喻,“若”就是说“水”不是“道”,只是“水之性”近似于“道之性”,故不能把有形的“水”等同于“道”。凡单以“水的适应性”解释“道”的善性,都不。(3)把“上善”理解成“善的顶点”就错了,因为“道”无高下,“道性”也无高低,“道”利益于一切的“善性”也无可比性。此处的“上”是“无上”的意思,引申义是“绝在和无对立”。凡把“上”解释为“极、较高、至上”的,都不合老子的本意。

  对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的解读要领是:

  1、“上善”是“道”的同义词,同理,后面的“善”字都是“道”的意思,而不是平常说的与“恶”相对的那个“善”。换言之,该文中的“善”都可用“道”字替代,也都无实义。

  2、“争”指“对立”,“不争”指“道”的中态性。“恶”是“遗忘”,不是人的“情绪”,引申指“道”的无形性。“尤”虽通假于“忧”,但“无忧”却不是拟人化的“情绪”之意,而是“无心”,引申指“道”能越万物的绝在性。

  3、该段是借喻“水性”,讲“道”的无所不能,是因为“道”离思维,不能言说,只能以对比法,近似地描述。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初中一年级学习成绩不好还有补救的方法吗?基础薄弱能否逆袭? 下一篇:“无欲则刚”是什么意思?怎样看待古人眼里的“无欲则刚”?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